浙江在线04月09日讯 最近,在杭城一些招聘会上,无论是大型人才交流会,还是普通的校园招聘会,“储备干部”成了热门词,有的单位甚至一招就是几十个。
“储备干部”到底是个什么职位?这些“储备干部”又是干什么的?
招聘单位:没有培训计划
近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一场大型人才交流会上,就有不少广告声称要招聘“储备干部”,记者以求职者身份上前询问。
“储备干部具体做什么?”“多久后能得到提拔?”“提拔比例有多少?”在一家贸易公司的摊位前,记者看到对方打出了“招聘30名储备干部”的字样,便向对方连问了3个问题。
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称:“储备干部进公司后,也要从普通销售员做起,至少要做一个月。”至于何时会进入提拔程序,这位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说:“大概半年吧。”
不想,一位看似主管的工作人员突然出现,他的说法又有所不同,考察期限为“1年”;过一会儿,他又说3年培训期结束后,有20%至30%的人可以升职。
记者还发现,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对“储备干部”的要求很“简单”:“能吃苦耐劳,愿意从基层做起。”
求职者被“储备”了之后,前途在何处?大部分单位都说得很含糊:不但不告知应聘者具体培训计划,还说“根据专业安排岗位,到时公开竞聘”。
求职人员:这岗位未必好
在一家餐饮企业摊位前,去年毕业于温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周晓丽犹豫了半天,还是在简历上方写下了“储备干部”。
“我本来想投文秘这个职位的,但招聘的人说文秘只招一个,落选的可能性很大。”为了增加成功几率,她选择了应聘“储备干部”。“我知道进去什么都要干。或许有上升渠道,或许没有。”周晓丽觉得,“储备干部”只是企业为了吸引求职者眼球的一个噱头。
从湖北一所大学毕业多年的刘清江则认为,“储备干部”就是廉价劳动力。他说自己肯定不会做这样的“干部”,因为有同学应聘过类似职位,结果一进公司却发现,跟他同一批的竟然还有尚在念书的大学生,实质上就是实习生。
尽管如此,记者发现,大部分求职者觉得“储备干部”不错,其中应届生更愿成为“储备干部”。
相关专家:求职者需慎重
对招聘会上“储备干部”频现这一现象,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表示,不少企业希望借此培养一批未来需要的核心员工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企业招进这批人员后,应该主动去培养,给予他们一个公开透明的上升渠道,要避免摆噱头招人,让员工自动淘汰。”陈诗达认为,企业在人才招聘上应摆正态度,不要走偏。
“当然,求职者的观念也要作相应改变,别被‘储备干部’等字眼所迷惑,要向企业方面问清楚培养规划,了解岗位、工资等基本信息。”陈诗达明确指出,“储备干部”不是一个岗位,只是企业吸引求职者来应聘的方式,表明以后可能成为核心员工,求职者对此应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