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大学生实习高峰期,就业压力让许多在校大学生“被动”接受实习。但许多用人单位也都迎来了主动实习的学生,其中不乏大一、大二的实习生。
对此,专家认为,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实习目标。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实习更多的是以了解、贴近社会为目的。
【现 象】
应届毕业生:
为争工作机会 无奈“被实习”
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招聘单位在录取前通常都要求先实习。按一般程序,企业确定招聘毕业生后,需要签三方协议,以保障双方权益。但现在,不少招聘单位改了方法:先让求职者到单位实习,实习考查后再决定是否录取。但让毕业生犯难的是,如果最后没能通过考查,却也耽误自己寻找其他求职机会。记者采访时发现,很多毕业生的实习时间多在两个月以上,甚至有半年以上。
对于相对较长的实习期,已经工作两年的小高认为也有道理,“在这段实习期内,单位领导能够发现合适的人才。实习期也算是给实习生一个学习与人交往能力的机会。”
但更多的人则是心有无奈。在一家事业单位实习的小杨说,她已经实习了5个月了,该单位仅仅与小杨签订实习协议,一直没有对小杨关于转正的申请给出正面答复。
“小”实习生:
感到社会压力 主动去实习
假期临近,现在许多用人单位都迎来了暑期实习生,这其中,有很多大一、大二的小实习生。“我在大一就有这个想法,可能是有感于社会的压力和自我独立的信念,现在的大学生很早就开始准备实习了,而且锻炼自己是为将来打基础。”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的大二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专业的小褚同学也表示,实习期间能学到很多东西,与在校期间学的有很大差别。记者调查发现,八成以上的同学表示,虽然假期实习相对辛苦,但是为了能够给以后就业增加砝码,这份辛苦是值得的。
【专家观点】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实习目标
劳动就业部门的专家指出,现在许多人只看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却忽视了大多数用人单位也遭遇难以找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当前,随着就业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学历已不能保证一切,企业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因此,大学生要不断认识自己,找准定位,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针对小实习生的现象,天津师范大学传播学专家赵老师认为,大学生高、低年级,都要实习,但不同阶段有不同实习目标。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实习不一定要与专业对口,更多的是以了解、贴近社会为目的,当然,如果与专业相关更好。大三、大四的学生主要是专业领域的实习,这时候实习比前两年更具有专业性,更能胜任实习工作和以后的工作。
【相关新闻】
四种途径报名就业见习
按照规定,下列人员(含本市户籍在外地普通高校就读拟回津就业人员)可参加就业见习:已进行失业登记的上届和应届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毕业学年在校学生。想参加就业见习的高校毕业生可到见习基地报名,也可到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介绍中心或市人力资源中心报名。毕业学年在校学生到本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报名。
见习基地保证三成留用率
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对于见习期间见习人员和用人单位的行为,本市有严格的约束。“见习人员由于患病或已落实工作单位等原因不能继续从事就业见习的;连续无故缺勤3天或累计缺勤5天以上的;不遵守见习纪律且教育无效的;由于见习人员过失给见习基地造成一定损失的。”有上述情形之一的,见习基地可终止见习协议。同时,劳动保障部门规定了每个见习基地的企业要保证有30%的留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