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渴望着
——企业主与农民工的心声
□记者喻晓佩 明心武 刘燕 见习记者李丽 实习生唐亚平
对许多农民工来说,工作的不稳定,是他们最为担心的事情,在他们心里,他们渴求一份稳定的职业;对很多企业来说,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制胜法宝,他们期盼着能有这样一批人长期为企业效力。连日来,记者走进企业,了解到企业主与农民工们的愿景,以及他们内心的渴望。
企业主心声
年年招工不如留住人
“与其年年招工,不如平日用心好好地把职工留住。”这是地处赣州市沙河大道一家服装厂经营者叶老板的留人之道。
今年春节,该企业在订单不多的情况下,以双倍工资的高成本来留住外来职工。叶老板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与留守外来职工一起过年。虽然这是桩“亏本”生意,但在叶老板看来,这“亏本”生意做得值,因为这不仅解决了节后劳动力流失的问题,而且春节过后,当其他企业还在为没有“巧妇”开工而发愁时,他的服装厂却早已进入有序的生产中。
叶老板告诉记者,他的工厂还出台了许多职工福利新政来留住职工的心,比如给夫妻职工单独的宿舍等。“福利好了,才能留住职工,这能大大减轻节后‘用工荒’的压力。现在夫妻一起打工的很普遍,只要对他们好了,一次就可以留住两人,可谓是‘一箭双雕’。”叶老板如是说。但叶老板也表示,在企业出台各项福利的同时,也很希望员工能安心做事,不要好高骛远,以希望拿高工资来要求企业,这样对企业是一种压力。
不怕没经验就怕眼高手低
今年以来,为缓解全市的就业压力,我市劳动部门早筹划、高起点地推出各项措施,但现状仍不乐观,部分行业仍然出现“用工荒”,很多企业存在岗位空缺现象。
连日来,记者走进企业,了解个中原委。其中不少企业主吐露心声说,不担心员工没有工作经验,只怕员工没有工作激情。用人单位最不愿意和那些眼高手低的求职者打交道。有些求职者对待遇要求很高,却什么事都干不成功,又总爱发牢骚。与求职者一样,用人单位同样希望多多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招聘活动,使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农民工心声
积累经验比钱更重要
在赣州城区一技校读书的小珍今年6月就要毕业了,过年前,小珍就基本没课了,她想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就这样,小珍找了第一份工作,在赣州市文清路一家服装店里当销售员。能勇敢地去向陌生人推销商品,这对于性格内向的小珍来说是个不小的突破。
近日,小珍辞去了第一份工作。她说,虽然每月能拿1300元,但她想多学点东西。现在,她希望能找到一份文秘工作。母亲责怪她不应该辞去销售员的工作,可小珍认为,目前积累经验比钱更重要。
实现理想在城市扎根
张超,今年23岁,上犹县人,在他10岁时,父母就到外地打工,他是爷爷和奶奶带大的。他父亲的最大愿望就是,张超能在城市里找一份能赚钱的工作,在家乡盖一幢漂亮的房子,不要像自己在城市里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因为从小就想成为一名厨师,张超便到亲戚的饭店里打杂,还经常和饭店的厨师学做菜。学了近一年后,他想独自找活,真正锻炼一下自己。之后,张超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在餐馆里做配菜工。张超说,等钱攒够了,他要去正规厨师学校学习,当一名出色的厨师。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个城市里扎根,不让父亲失望。
先求稳定伺机再创业
王经生多年来一直在东莞市承包工程,去年,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10多万元。但他知道,聪明才智只是别人夸他的,他心里清楚,这10多万元很大程度是靠运气赚来的,因为没有稳定的工程承包,造成了他工程队人员不稳定。
不稳定,不仅王经生担心,也是很多农民工所担心的。他们都倾向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是市场的变化导致了企业的不稳定,于是让农民工常常在不稳定中度过。王经生回到了家乡,他想在家门口找份事情做。他说,在求得一份稳定工作的同时,他想用自己的积蓄再创业,自己做老板。
辛苦血汗钱别再被拖欠
小李是来自南康的泥水工,去年3月份,小李与老乡被一家建筑公司临时雇用。当时,讲好活干完就结算全部工资。可当他们尽心尽力将公司交给的活干完后,却始终没有拿到剩余的几千元工资。
刚开始小李他们去要了几次,对方都答复说:“再等一等,那点钱不算什么,我们不会少给你们一分钱的。”可后来再去,对方却称原来负责安排工作的经理已经不在公司干了,不能给他们工钱。
小李也曾想过靠法律维权,但又无力承担诉讼费、代理费等,只能自认倒霉。受到打击后,小李今年最大的愿望是自己的血汗钱别再被拖欠。